〈型衍形-吳建松石雕個展〉
2012.12.05Wed-2013.01.25Fri
圖書館一樓展示空間
藝術家吳建松,出生於1974年,石雕創作基於機緣,起因為當兵前環島一周,落腳到花蓮時,因緣際會接觸石雕創作,對石頭轉為為一種無法自拔的熱愛,吳建松的作品題材多來自生活經驗,他也曾赴德法自助旅行,不斷吸取創作靈感。(節錄自郭木生文教基金會-吳建松【形而型】個展)
石雕創作是一種實踐的活動同時也是一種紀錄,記錄了創作者的心智成長與心境的變化及審美態度的改變。在作品中,不管是自然景緻為仿擬,以寫實描繪傳達材質魅力。或是以抽象造形展現材質之美,甚至由技巧手法去抒發內心之思維。從作品中不難發現在各個階段皆有其內心所傳遞的目的、訴求。以整體而言試圖藉由造「形」而尋求內在邏輯的「型」態風格。(節錄於【台灣當代雕塑藝術家 形塑虛實與自然的對話】
石頭是宇宙變化下的自然產物,本身有屬於他自己的生命與獨特性。它不單僅是創作的材料,更有其恆久性之意涵。創作者除了注入人文精神外,更應掌握石頭不同的特性與可能性,藉由在雕刻的過程中創作者與石頭產生的緊密關係與精緻情感,把石頭本身的魅力由作品中展現出來,則是我的石雕創作主要信念。如何就雕刻的本質上去尋求自然石材與雕刻敲鑿的互相尊重,則是我繼續努力的方向。並且在這樣的形式辯證下企圖發展石雕造形更多可能性的空間(文:吳建松)。
想知道更關於石雕的藝術,
12月27日(四)下午1點10分,吳建松老師於海大開講
地點:人社院2F遠距教室
詳細演講內容請參卓越大師網站
並於12/27(四)下午2點30分
於圖書館一樓展示空間舉辦藝術家導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